第九十八章 计划第一步
作者:
烟头不灭 更新:2025-01-02 17:39 字数:2134
第九十八章计划第一步
从考场出来,黄山见到黄贺的第一句话是:“走,回家吃饭。”
没有过多的言语交流,也没有询问考的怎么样,试卷难不难,发挥的如何。而是选择相信,黄山相信自己的儿子一定能做到,不管能不能,他都是自己的骄傲。
黄贺一行人回去的时候,沈秋云已经备好了午饭,菜色比往常丰富了许多,说是黄贺考试累了,要多补补,就光说汤,黄贺这些天都不知道倒喝了多少碗了,人家考试都是疯狂的暴瘦,自己倒还长胖了不少。
张琼让黄山把厂里其他人叫了过来,一起吃个午饭,袁攀,王刚在厂里收拾东西,蒋婷婷也没走,黄山就把他们都叫了过去,顺带还特意去棉纺织厂那边把廖穆平找了过来,想着廖穆平是大学老师,这黄贺刚刚考完,指不定能沾沾福气什么的。
一群人围着桌子,吃着普普通通的饭菜,说说笑笑到也格外温馨。
高考完了也就没有什么太大的压力了,袁攀问黄贺今后有什么打算?黄贺咽下口里的饭菜,笑了笑说:“走一步看一步,先把毛毯厂和棉纺织厂合并装修的事情先解决,眼下还有专利申请的事情,这事我已经拜托专利事务所去办了,应该要不了多久也能弄好,对了,‘热得快’的事情怎么样了?”
因为这段时间一直在忙于准备高考,还有专利的事情,对于廖穆平那边‘热得快’的出厂销售问题,黄贺几乎没怎么管。
廖穆平放下手中的筷子,把现况给黄贺讲了讲:“我们棉纺织厂这边和轻工厅交换的人员已经重新交换回来了,昨天我考核了一半的工厂,学习的效率和质量都还不错,进行出厂的产品也都过关,只有一半我今天下午再去考核,如果不出什么问题的话,这两天应该就能进行出厂销售了。”
黄贺点点头,又想起了一件事情:“对了,廖教授,你去考核的时候,记得提醒那些厂家,把我们厂子的商标给打上去,我们只是外包,并不是销售产品出授权,让他们格外注意一下。”
“行!”
张琼在一旁端着碗,干看着黄贺和廖穆平说话,也没下筷子,虽然自己也帮不上什么忙,但是也不能人家谈正事,自己先饱了肚子,这像什么话?一圈人就这么围坐着看着黄贺说话,偏偏黄贺自己还不自觉。
黄山早上在考场外面等了一早上,早餐也没吃,这会儿饿得早已前胸贴后背了。迫于肚子传来的压力,黄山不得不叫住了准备继续说的黄贺:“这餐桌上不谈正事,不然搞得像啥事,闹得跟座谈会似的,咱们赶紧吃,吃完再说。”
黄贺这才发现大家都停了筷子,也有些不好意思,连忙招呼着大家动筷子。
吃到一半,黄山从外面拎了一壶酒回来,说是今天是个特殊的时期,喝酒庆祝庆祝。
张琼直笑骂黄山:“你这怕是自己酒瘾犯了,还抵着说是人家想喝。”张琼嘴上虽然这么说却也没有阻止,为这一天他们煎熬了太久太久,是该轻松一下了。
黄山给黄贺把酒先倒满,语气带了大老爷们的粗犷,拍着黄贺的肩说:“来,今天高兴,咱爷俩干一杯。”
黄贺也没推辞,端起酒杯和黄山撞了一杯,一饮而尽。
白酒那呛人的味道在嘴里久久难消,带着些许苦涩让黄贺的记忆回到了上一世最难熬的那段时间,那会儿沈秋云靠着自己微薄的收入养活了自己和黄山两个人,而他们俩没日没夜的借酒消愁,酒这个味道,早就在上一世渗入黄贺的骨髓,他平时不喝酒,是因为不想想起这一段伤心的往事。可今天看着沈秋云,黄山还有张琼三个人都在,他知道一切都不一样了,人不要总活在过去,要展望未来,这杯酒,是他敬过去的自己。
廖穆平想着黄贺过几天便要开始填志愿了,他便多嘴问了一句,好歹自己也是个大学老师不是,怎么着也有一些过来人的经验。
“小黄啊,你想好了要考哪里了吗?”
黄贺一口酒下肚,这酒后劲有些大,酒意上头,他喝了口汤压了压,说:“我想考一个对毛毯厂有益的学校,我想用在学校里能学到的知识来帮助毛毯厂。”
话一出口,饭桌上都安静了不少,黄山有些沉默,记忆中很久很久以前,有一个小小的身影,也跟自己说过同样的话,是黄贺三年级还是四年级?他以为这么些年过了,当初的一句玩笑话早该忘记了。没想到黄贺把他放在心里记了这么多年,而且一直在往这个方向努力。
袁攀他们则是没有想到黄贺这么拼,一直以来以为黄贺想考上一个好大学,是为了走一条跟从商不一样的道路,毕竟在他们的印象里,读书,从来都不是为了再回来更好从商。
廖穆平认真地思考了一下黄贺的话,过了半晌才说:“要不,去川大吧?”
要是是别人,廖穆平还会考虑能不能考上这个问题。但自己面对的是黄贺,说出这句话的时候,廖穆平想也没想,只考虑了黄贺愿不愿意去。
“川大是我的母校,也算是一所比较好的重点大学,近些年来正好设立了‘卓越工程教育培养计划’和‘海外高层次人才引进计划’,去那里,或许你能找到自己想要的,里面的师资人员也非常的好,这是我亲身体验过的,你大可放心。”
黄贺也对川大有所耳闻,早在之前自己选学校的时候也考虑过这个学校,只是还在犹豫之中,听廖穆平这么说,便更加坚定了自己的决心。
在众人目光的注视下,黄贺说:“好,那就川大。”
进入川大,成为了黄贺接下来计划中的第一步,或许很多年之后想起,他还会感慨,在那个考完的中午,对着一桌的朋友,他是如何壮志雄心的许下了自己的愿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