穿成庶女的庶子 第120节
作者:
明照万里 更新:2024-01-10 19:20 字数:5333
*
宋朗旭被师兄提醒后,起初还提心吊胆了一番,小心翼翼的担心招来报复,结果一切如常风平浪静,他还升官了。
肖大人本来就是郎中之位,顺应心愿美滋滋的当上了侍郎,乐的在家关上门偷乐。
宋朗旭不在意会升到什么官职,故而对于下达的升值令没什么想法,只是从主事升到了员外郎而已。
肖大人见了他的态度,当场化身柠檬精,要知道他当初能够从主事升到员外郎,可是花了足足八年时间!人比人真是气死人呐!
不过,也有高兴的事情,那就是织布机厂的事务算是正式完结后,宫中黎贵妃也没有忘记献宝之人的功劳,给李骄杨和宋朗月的敕命分别加上了一个名号,曰“锦衣夫人”和“锦绣夫人”,以张功绩。
她们两并不在乎随之提升的俸禄,而是在乎其中的含义。如果能有女子以自身的智慧能力获得了朝廷表彰,就代表朝廷对此是鼓励的,支持的。那民间的织娘绣女,都会感应到其中的含义,更努力展现自己的能力,集体的智慧才是最大的。几代人之后,所有女子都能走出家门,不再禁锢她们的脚步。
只要想到那样的场景,她们只觉得浑身都涌起一股力气来。
李骄杨有了上次江南之行,看到江南遍地繁花处处歌谣的场景,有心要做点织布生意,所以有心想着要订购一批新式织布机,专门做成衣生意。
要知道如今市面上,姚氏成衣铺的生意可火了!价格定的便宜,款式也美观大方,虽然尺码并不是适合每个人的体型,但稍微紧一紧拉一拉,倒也穿得下,重要的是,省事!
妇人们投入精力去纺织,缝制,工资计件,有手巧的竟然一个月能拿到二两收入,抽不出空去做衣裳也是应该,生下功夫去做更赚钱的活计,岂不是应该?
李骄杨也想加入其中,不单单是为了赚银子,而是为了再替女子们铺开更多的就业岗位。
她跟宋朗旭一说,宋朗旭反而没有赞同这个主意:“骄杨,上次你回来,带了好大一批花草种子来,在郊外山头上遍种香草香花打算做脂粉香粉,其实已经占用了你一部分精力,再去做成衣,唯恐力有不逮难以支撑,如果只是为了让女子出门做事,倒不如去做快捷饭食。”
“何为快捷饭食?”李骄杨有些好奇。
“你瞧,行业之间总是息息相关的,因为女子忙着织布赚钱,所以没空做衣服,固定尺码的成衣才有市场,除此之外,是不是又产生了一个市场需求?”宋朗旭循循善诱。
李骄杨若有所思道:“衣食住行,衣过了自然是食,饭菜每日都要吃,如果有价格低廉,干净的饭菜,即使味道普通,我也乐意去试一试,毕竟谁累了一天,还想折腾着做饭呢?”
宋朗旭见她一点就透,欣慰点头。
别看餐饮行业辛劳,但赚的钱并不少,只因为劳碌百姓,总少不了一日三餐,填饱肚皮。
李骄杨心里得了主意,并不打算自个单干,她的精力的确不允许,想来想去,又把自己的表姐找来,想要拉她入伙。
杨夫人正觉得生活无趣,听了这样的主意,立刻答应下来,两姐妹高高兴兴的开始谋划,该如何采购时蔬,如何控制品质等等。
不多时,京城的平民区就新开了一家规模不小的饭馆,跟旁的三五人点菜的饭馆不同,单人也可入内。每天店家在门口挂上招牌,写明今日提供何等菜品,交十文钱就可以选择一荤一素加饭的套餐,口味不一任君选择,吸引了不少百姓进去一尝味道。
毕竟一个人点菜选择范围有限,口味单调,所以这种新式的饭馆,一下子受到很多人欢迎。
两位姐妹一算月底的利润,发觉超出自己的想象,竟然比预料多了三分之一!
她们两喜不自胜之外,又互相告诫,开这个饭馆只是为了回馈百姓不为赚钱,今后不论到什么地步,都要保持物美价廉的风格,才能长远。
第一百五十四章
宋朗旭操持过丰产司的事务, 又重新回到翰林院。
在当今手下做事,身兼数职是常态,隆庆帝秉持着能者多劳的心情, 使劲用, 所以他看中的臣子, 往往都有好几个职称。比如谢雪斋, 不仅管着丰产司的一摊子事,偶尔还要兼任学士。
宋朗旭除了在丰产司升到员外郎, 翰林院的修撰职位,也升到了“著作”这个位置,常常进宫侍奉笔墨。
他平时思考中, 自带一股天马行空,思维活跃的味道, 就算没有切中要害,也能开阔思路, 隆庆帝自然乐意他在一边旁听。兼之宋朗旭言行有度,从不插嘴妄言,又长了一张严嘴, 所以用起来越发让人放心。
如今朝廷风调雨顺,又是一年丰收, 粮食收入国库后,总算是见到涨幅了。
多新鲜!
肥料的应用越发的广了,不光富庶之地, 连偏远的确也逐渐开始采用新式肥料来灌溉,产量提高后, 缴纳进国库的粮食自然更多了,账面上的数字终于瞧着增加了。
隆庆帝再高兴不过, 如今国库也没有余粮,一旦有什么地方需要拨款,户部尚书哭穷哭的比天响,难免让人头疼不已。再能耐的大厨也做不出无米之炊,所以,能多一点算一点。
隆庆帝高兴之余,眼中的余光又瞄到了宋朗旭,不免就想起丰产司的账目来。
谢雪斋是个能干的,将各项事务打理的井井有条不说,另有收益交入内库之中,看着那个数字,隆庆帝就能乐的合不拢嘴,深叹自己识人之明,寻到一位为国为民还能力出众的能臣。
只是目前,他遇到了一桩难事,不知道该派谁去处理,既要有能力,还要有权威,兼要他能放心。
既要又要还要是皇帝的特权,所以他丝毫不觉得自己要求太高。
宋朗旭正在专心整理文书笔记,发觉御书房内寂然无声他也没停下手中动作,先将笔记整理齐整后,这才转身立在一旁,等着隆庆帝发话。
隆庆帝目视虚空,发了一刻钟呆,这才想起什么来,“宋爱卿,朝中最近在争吵下派官员督管新式织布机的事情,你怎么看?”
宋朗旭早就发现,隆庆帝平时对臣子也分了等级,普通臣子称为卿,特别看重的称为爱卿,以示心中偏好。但他并不觉得混上这个称呼就能放松躺平,反而认认真真提出自己的意见:“诸位大臣的想法都好也有道理,一派人觉得应该派专人督管,专事专办,一派人觉得前程未定不应劳民伤财,由当地长官兼任即可。”
“而依我来看,有句话叫做具体问题具体分析,何不两策并用呢?”
隆庆帝精神一振,“如何并用?”
“像江南这种土地丰茂,织造风行的地方,自然该由朝廷派出专人监管,那里产业链成熟,已经成了规模,专人专管能够发挥出最大的作用,最大程度的利用资源。而贫瘠之地,一切都要从头开始,当地长官熟悉情况,才能更好的发挥用处。”
说到这里,他做出轻松的表情:“说不定新派去的官员,连当地方言都听不懂呢!这该怎么开展工作?”
隆庆帝被逗的一乐,忍俊不禁,不由得回忆起旧事,从前有个偏远地区出来的二甲进士,官话学的不好,御前对答时又结结巴巴,弄的隆庆帝硬是没听懂他说什么的,只能干巴巴讲了几句场面话,让人退下了。
虽然逗乐,倒也不无道理,隆庆帝觉得此法可行,默默记下,又命宋朗旭将整理好的织布机厂建立要决多誊抄几分,到时候好发给临行官员。
这要决宋朗旭早就写过,图文并茂数据详实,需要留心的地方都一清二楚,只要智商正常点的,按图索骥也能干好这趟公差。
宋朗旭应了是之后,又重新侧立一旁,等候召唤。
隆庆帝见着他不骄不躁的状态,心中便有了底。
*
侍奉的时辰过了,宋朗旭跟过来的同僚交班之后,悄然离去,路上偶尔遇见刚进宫的诸位大人,也点头致意。
之前跟何御史在门口吵了一架,已经有人感叹过他牙尖嘴利,得势不饶人。等到棉丝案一过,众人才发现此人深藏不露,一出手就如雷霆,断无退路。
这样果决果断,难免让他们害怕,便忍不住在宋朗旭路过时,多看几眼。可是这些日子宋朗旭御前行走,举止有度不亢不卑,即使是再怎么样也没有生气动怒,又挽回不少印象分。
宋朗旭压根不在乎这些人想什么,合则聚不合则散,本也是朋友之间相处的道理,强求不得。
他面上带着笑意,脚步不慢的离开。
第二日,朝堂上果然宣布了最终结果,先派遣两位户部的官员去江南,专司机器改造之事,令整个江南,都要遍布新式织机,同时下令丰产司,研究提升棉花产量之法。
官员领命,各自忙碌。
宋朗旭不记得棉花提升产量之法,好像要什么摘棉铃,防虫等等?又不敢贸然说出耽误了师兄的研究方向,只好暗暗记下,打算先在自家的田里试试。
只是他还没来得及去棉花地里忙活,又被宣进宫中,隆庆帝瞧了他好几次,这才悠悠把事情说出来。
原来是制盐法的事。
自从新的制盐法被提炼总结后,隆庆帝思前想后,派出一个心腹官员去了砚州,亲自督查制作,意图改造。
当然,砚州也正是赵师兄赵辰之掌握的地域,依山傍水,靠近海岸线。
手握良策,又有地利,按理说应该早就研究出改良之法,但愣是举步维艰,难以成功。前些日子更是传出消息来,藏着制盐法的密室险些被烧了。
虽然其中放着的秘法安然无恙,火漆密封俱在,但隆庆帝觉得誊抄一份秘法又不麻烦,万一呢?
为了加快进度,也为了查清此事,他只得再派一人过去,而这个人选,就很难选。
他原先派的心腹为主,赵辰之为副,本来好好的,再来一个管事的,到底听谁呢?
但如果派宋朗旭去,自然是名正言顺,首先他也是新式制盐法的发现人,论起资格来不落于人。其次跟赵辰之有些香火情,又被名分压制,遇事好商量。
所以隆庆帝思来想去,还是决定派出他去。
宋朗旭听的皱眉,这事.....棘手的很呐!一听就知道麻烦重重,难以处置。
但制盐法改良本是他提出来的,事关天下万民,他就算找不到背后闹鬼的人,也要先将此法研究
出来,让大家都吃上白花花的盐。
所以宋朗旭应了下来,只是提出一点小要求:“臣需要带几个助手同去,集思广益,更能想出法子来。”
他是担心到了砚州,没有自己的人手处处受制,难以施展。隆庆帝自然明白,点头同意,还说可以任由他提出名字,可以调动官员前去。
“那倒不必,臣想带的,都是臣的友人,他们尚且空闲,不至于耽误朝廷正事。”
那就更没问题了,谁还没几个幕僚师爷了?隆庆帝大手一挥同意,只催着宋朗旭早点准备,即刻出发。
宋朗旭出了皇宫,深吸一口气,竟然是连家都不回,先转身去了蒋府,问蒋学文有没有外出历练的心思。
蒋学文还犹豫,蒋爷爷已经一叠声的催促孙子去,甚至开始挑选合适忠心的侍卫。
蒋学文犹豫不定,宋朗旭却先说:“我过来只是想征求一下学文的意见,想不想去我并不勉强,都看你自己的心意。”他转过头定定望着蒋学文,言辞恳切:“你可以考虑一天,明日早上给我答复就行。”
蒋学文叹息:“好吧,你让我先想想。”
宋朗旭点头,然后扭头又进了寿安伯府,当着罗相东的面说了差不多的话,留下让罗相东自己考虑答复,到家时,天都快黑了。
因为这是个急差,他只能通知家人速速收拾清理,备好包裹,又将家中诸事交给骄杨和朗月一起处理。
朗月正生着闷气,手上还拿着一张清单,整理有哪些东西需要带,脸上挂满了不高兴几个字。李骄杨稍微好些,也是同样的闷闷不乐。
宋朗旭只能哄着她们:“只是出门一趟,到了地方我就给你们写信回来,每隔十日一封,绝不间断,可好?”
“罢了,都是公事,我明白的。”李骄杨把心中郁闷收了收,又将朗月拉了过来,郑重承诺道:“只要我在家中,一切放心,你走的时候什么样,回来依旧什么样!”
第一百五十五章
今夜, 是个难以入眠的夜晚。宋家灯火通明,连夜收拾着行囊,生怕在路上缺了什么物件。宋朗旭还要再三劝阻, 只带最要紧的东西轻车简行, 其余的带足银两就成, 再说了, 赵师兄难道还会苛待他吗?这才把人劝了下来。
同样,蒋宅和罗宅也是同样纠结, 难以决断。蒋爷爷嘴皮子磨破,翻来覆去的给孙子讲道理。
蒋爷爷心中有数,他们家虽然有祖荫, 但这点子余荫只够的上一个低级官位,哪儿还能更进一步呢?蒋学文自己也不是个能读书的料子, 擦边中举后,这些年迟迟没能更进一步。如果借着这次机会, 能够入了皇上的眼,不说旁的,就是留个好印象, 以后谋职也会顺利许多。
蒋学文也是听进去了,吐出一口浊气后, “我也没说不同意啊,只是一时吃惊,所以没回过神来, 既然爷爷说好,我去就行了, 先去收拾东西吧。”
蒋爷爷老怀甚慰,又想到什么:“我去给你挑十个身手上佳的护卫, 到时候跟你一起出门,路上别嫌累,到了地方听指挥,朗旭那孩子也不会害你,就这样。”说罢精神抖擞,竟然连休息都不肯,跑去挑选护卫了。
蒋学文哭笑不得,只得先去告诉自家夫人,他即将外出的事情。
同样的场景还发生在罗府,罗相东赋闲在家已久,依旧能够看出其中好处,参加自是不用说的,问题是,谁去?
他有儿子,派长子稍嫌隆重,派次子又担心长子吃亏,一时难以决断。
一夜无眠后,他最终还是决定派次子去。长子自有前程,次子还需要自己努力,多给点机会也不算什么。
所以一早宋朗旭就收到了回信,两家都决定要去,他点了点头,告诉来报信的家丁,此行秘密低调,又急,不需要更多筹备,越早出发越好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