七零之工具人男配觉醒了 第59节
作者:
夹心棉花糖 更新:2024-01-10 02:17 字数:5985
反正,他们俩是有饭票的,一日三餐都在厂子里吃,还能省不少事儿呢。
当然,不开火是一码事,但是,烧水用的煤炉子,还是得备上的,退一步来讲,从食堂里打回来的饭菜,到了冬天凉得快,总得有个煤炉子热一热吧。
先前,就徐元一个人住的时候,他也完全没有考虑过这一茬儿,毕竟,他搬过来的时候都入夏了,买奶糕吃、给自己降温都来不及呢,怎么可能还去想着,买个煤炉子烧热水喝? 于晚菊昨个儿突然问起的时候,一家人这才发现了疏忽遗漏的地方,只是,一时半会儿的,煤炉子的票,怎么可能这么快就跟人换到?
所以,徐元就没让家里人在费心,只说自个儿能解决,但其实,还是打算问问林东正和田家瑞,谁让他们三家的情况大差不差呢?现成的参照例子,直接借鉴经验,才是最省力的法子呐!
果不其然,没有丝毫犹豫的,林东正就给出了正确答案来:
“别说煤炉子的票难弄,也得看对谁来讲呢,我们两家的票都是拖洪刚,找锅炉房的人弄的。
他们那边跟煤厂打交道的次数比较多,弄到票的概率也就大了不少。
洪刚你也认识,虽然隔了好几个月,不知道人手里还有没有闲置着的票,但是,既然人家有门路,估摸着不到两天,票也就能弄到手了。
当然,价钱肯定是便宜不到哪里去,你也知道,一个煤炉子能用上好些年了,所以,一张票,半张大团结,就这,还是人家看在洪刚也在后勤部的份儿上,主动给降了一块钱呢。”
林东正知道,徐元不差钱,但是,该提的事情,还是得提前说清楚的,不然的话,一块、五块,这都是小事情,因此而伤到了几个人之间的情分,可就不大好了。
“成,那我明天下班以后,去问问洪刚,顺便看看,能不能跟锅炉房那边搞搞关系,要是搭上了他的门路,估摸着今年过冬用的煤球就不用发愁了。”
于是乎,三人的话题就又转移到了过冬准备这件事情上。
毕竟,他们仨都是在今年前后脚结婚的,刚组建起来自个儿的小家庭,第一次“当家做主”,难免有些许考虑不周的地方,三个人凑一块儿,倒是能弥补些缺漏。
第95章 亲密
去接曾书瑶下班的时候, 俩人正好遇见了她的同事,刚结婚不久的小两口,难免被打趣了几句。
不过, 从纺织厂出来,徐元却并未急着回去,而是径自把自行车骑到了省城医院门口。
曾书瑶在纺织厂医务室上班,遇上医务室现有条件没办法处理的情况时, 就得开转院单, 让工人来最近的省城医院治疗,所以,对于这里, 她并不陌生。
只是, 看徐元的脸色, 也没发现有什么不对劲儿的地方啊, 曾书瑶不免有些奇怪,出声问道:
“你身体不舒服?还是有认识的人住院了、要来探病?”
原谅她, 短时间内,也就只能想到这两种可能性了。
“咱们俩不是商量过了,这两年先不要孩子吗?这总得做点儿预防措施吧,要不然, 时间长了, 肯定是会中招的。”
徐元拉着曾书瑶站在了墙根儿处, 如是说道,虽然说厂子医务室大半也是有那玩意儿的, 但是, 让曾书瑶一个脸皮薄的女同志去领,未免太考验她了些。
因此, 徐元是一早决定好了,要来省城医院一趟的,从明个儿起,曾书瑶就得骑着自行车在食品厂和纺织厂之间往返了,最方便的时间,可不就是现在吗?
曾书瑶先是愣了两秒钟,随后脸上便染了一抹绯色,她是学医的,要说对那档子事一点儿也不了解,那肯定是假话。
只不过,从领证到现在,也有一个多礼拜了,这两天,他们又是住在钢厂的,今天才刚搬过来,一时半会儿的,曾书瑶压根儿没反应过来,这才会忽略了那件事情。
“行了,别磨蹭了,你赶紧去吧,我就在这儿看着自行车!” 这无疑是一个保守的年代,即便是结了婚的夫妻,在大街上牵牵手,可能都会引人侧目呢,所以,站在大街上、就敢提那档子事儿的举动,着实是有些突破曾书瑶的认知下限了。
不等徐元再度说出什么“惊世骇俗”的话来,她便推了徐元一把,如是催促道。
等到徐元走后,这才用双手轻轻拍了拍脸颊,似乎是想通过这种方式、来让微微发烫的脸、温度给降下去似的。
事实上,从57年开始,国家领导人就在正式会议上,提出要开展计划生育工作了。
前两年,考虑到当前社会环境的保守风气,领导人甚至还提出,要将计生用品和小册子免费且挨家挨户地主动送上门。
只是,政策虽好,落到实际中,却不见得有多么大的成效,于是乎,计生工作如火如荼地开展过一阵子之后,也就渐渐哑了声。
不过,像医院这样和计生办联系紧密的单位,或许不会主动去宣传,但只要主动来领,医院肯定是有计生用品库存的。
当然,有库存是不假,但每个人能领到的数量肯定是有限的,徐元脸皮还算不上太厚,多磨了两句,也就领到了四个,被他全都塞进了工服口袋里。
进医院里就跟逛街似的转了一圈儿,徐元面色如常地走出来,远远地就看到有个胳膊上挎着个篮子的老大娘、似乎在跟曾书瑶搭话,心下紧了紧,迈着大步,走了过去。
“书瑶!”徐元喊了一声,他走得快,出声的时候,老大娘还没来得及用布把篮子盖严实呢,所以,里面装的是什么东西,他看得一清二楚。
曾书瑶是在农村吃过些苦头的人,也不怎么注重口腹之欲,看着半篮子的鸡蛋和一斤红糖,虽然知道,这都是好东西,但还是没打算买下来。
倒不是她兜里一分钱也没带,只是觉得,没这个必要罢了,毕竟,纺织厂和食品厂的伙食都不算差,徐家的伙食水平就更不用提了,她和徐元,其实都不缺这几个鸡蛋带来的营养。
因此,曾书瑶正想要以没带布袋子为由,婉拒了老大娘呢,谁知,下一秒,徐元的声音就响了起来。
不知怎的,看着走过来的徐元,曾书瑶心中莫名多了一股不好的预感来。
眼睁睁地看着徐元三两句、连带着篮子,买下了这些东西、而老大娘已经喜滋滋地离开了,曾书瑶脸上的表情,那叫一个无奈。
如果此刻她的心理描写可以映照到现实中来的话,那一定会是:忧心的一天之我那花钱如流水的丈夫!
是的,单看徐元这花钱的架势,曾书瑶是真的有些担心了,他们俩每个月的工资,真的够花吗?别最后还得找公公婆婆伸手要钱吧?
“回神儿了!”勾起手指,在自家媳妇儿额头上轻轻敲了一下,徐元哪儿还能不明白她的心思呢?解释道:
“赚钱可不就是用来花的吗?你在医务室里,干的可都是救死扶伤的工作,要是没有一副好身体,耽搁了治病救人,那该怎么办?
相比之下,每天一个鸡蛋、一碗红糖水,已经是最省钱的营养品了!”
坐在自行车后座上的曾书瑶搂着徐元的腰,拧起了眉头。
她在医务室里上班八个小时,能有五个小时都是闲着的,大病也压根儿轮不到她们来看,这能叫救死扶伤?她怎么不知道,自己的工作原来这么伟大呢?
被徐元三言两语忽悠住、忽略了计生用品这件事情的姑娘,现下已然是陷入了深深的自我怀疑之中。
回到家里,第一次真正意义上在这样“密闭的”空间中单独相处的两人,心底里其实都有几分不大自在。
察觉到这一点后,徐元借口去林东正家借一壶热水,出门去平复了些许心情,为即将发生的事情做足了心理准备,这才提着暖水壶回到了家里。
前脚刚进门儿,徐元便看到,他刚回家那会儿、从工服口袋里掏出来的东西,已经被曾书瑶捏在手里了。
在徐元的注视之下,曾书瑶的脸,噌地一下红了,这下,她总算是反应过来,一路上,被她忽略掉的,到底是什么事情了。
没忍住,轻轻地瞪了徐元一眼,只是,对于徐元来说,这个眼神不仅毫无杀伤力,而且,更像是某种未知的催化剂,让他心里的那股火反倒烧得越发旺盛了。
虽然都“没吃过猪肉也没见过猪跑”,但总归,书面上的理论知识还是学习过一二的,再加上男人在这件事情上“天赋异禀”的程度,接下来发生的事情,自然也就是水到渠成的了。
食品厂的筒子楼是今年新建好的,储厂长又是个眼里揉不得沙子的人,可以说,这栋筒子楼的建造全过程,没有掺杂半点儿水分,因此,厚实的墙壁带来的隔音效果,也就不难理解了。
不过,顾及到曾书瑶的身体,徐元很快就停了下来,清理过痕迹后,搂着她,在她的额头上落下了轻轻一吻。
回想起刚刚那一阵宛如小猫般呜咽又克制的声音,心思不免有些浮动,只是,徐元到底还是存了理智的,看着她脸上的红晕与疲倦,心下便软了三分,又怎么可能再继续折腾她呢?
对于两人来说,今晚的事情,不仅仅是意味着他们成为了事实意义上的夫妻,也代表着,继亲吻之后,两人之间总算有了下一步更为亲密的举动。
身体和灵魂,合二为一,才构成了一个人的全部,毫无疑问,身体上的“突破界限”,也让两人的心离得近了许多。 尽管这其中的距离是无法用肉眼来观测的,但是,仔细用心去体会,这其中的变化,并不难察觉。
第96章 帮忙
曾书瑶并没有那么娇气, 自然也不至于专门请一天假来休息,早上起来,洗漱过后, 就骑着自行车去上班了。
至于在公共水房里,感受到的那些个带有打量意味的目光,因着不含有恶意,曾书瑶也就没去管。
不过, 这也算是提醒了她, 让她想起来,徐元还有两个好兄弟,也在这栋筒子楼里住着呢, 结婚的时候, 她也是见过那两人的, 只是因为时间紧张, 这才没有聊太多。
以后,她和徐元就要在这里生活了, 总得请人过来吃顿饭、认识认识吧,更何况,听说,那个叫林东正的男同志, 娶的还是徐元的表姐呢。
尽管徐元并不是第一天搬到食品厂来住, 所谓的“温锅饭”并没有太多必要, 可是,对于曾书瑶提议的事情, 徐元还是一口应了下来。
毕竟, 就算没有个由头,其实, 他们仨聚在一起吃饭的时候也并不少,他在结婚以前,还去林东正家蹭过两回饭呢。
往后,三家的联系肯定是少不了的,坐在一起吃顿饭,让表姐和李芸姐帮着曾书瑶尽快熟悉这里,倒也是件好事情。
只不过,虽是要请客吃饭,但徐元也没打算大动干戈地专门把灶台安上,去国营饭店打几个菜也就是了,顶多是菜带回来之后,可能需要热一热,这一点,煤炉子是能够做到的。
于是乎,念及到要请客吃饭,快到下班的时间了,徐元提前走了十来分钟,跑到了后勤部来。
黄小月就在后勤部上班,她是以临时工的身份被招进厂子里来的,但是,那个工作名额,当初厂里就是跟徐元通过气儿的,一年之后铁定能转正。
所以,现在的黄小月,已经快过后勤部原先的那个临时工一大截儿,拿到了正式工人的身份。
当然,红星食品厂发展得越来越快,厂里的工人越来越多,后勤部要忙的事情并不少,因此,哪怕有了洪刚和黄小月这两个正式工人,厂里也没有辞退那个叫李文鹏的临时工。
徐元找过来的时候,后勤部的这三个人都在办公室里呢,见他过来,洪刚和黄小月都以为他是来找自己的,不约而同地起身,随即一愣,笑了笑,看向徐元。
“洪刚哥,我有个事儿想找你帮下忙!”徐元也不卖关子,冲着黄小月点点头,便对着洪刚如是说道。
洪刚在后勤部工作的时间更久,跟煤厂或者其他国营厂子打交道的事情,向来是由他负责的,毕竟,在争取煤炭供应份额这样的事情上,还是态度显得强硬些的男同志来负责,更为合适一些。
好在,办公室里就这三个人,临时工说话没多大分量,黄小月则是因着洪刚跟林东正关系好,她刚进厂的那会儿、洪刚又教了她不少东西,这才没有在这件事情上多做纠结。
因此,最起码从明面上看来,整个办公室的人,相处起来还是很和睦的。
“走,咱们出去说!”论起交情来,洪刚肯定是跟林东正关系更好的,但是,徐元同样是他在这食品厂里的好兄弟之一。
更何况,徐元这人会来事儿,这几年,过年的时候都会提着东西来他家拜年走动,这情分嘛,都是处出来的,所以,对着徐元的“求助”,洪刚毫不犹豫地应了声。
两人在楼道里站着,洪刚点了一支烟,之所以没问徐元,是因为一早就知道他不碰烟。
待最开始的那阵儿烟雾渐渐飘远了,洪刚这才问道:“怎么了?有什么事儿是我能帮上忙的?你尽管开口就是。” 一张煤炉子票的事情,也没多大,关键只在于有没有门路罢了,徐元自然不会觉得不好开口,直接道:
“洪刚哥,我跟我媳妇儿刚搬到食品厂来住,家里有不少东西都得置办呢,最急缺的,就是煤炉子了。
我听东正说,他家那个煤炉子的票,就是你帮忙弄的,所以想来问问,这两天要是能弄到一张票的话,哪怕贵上一点儿,都无所谓的。”
想起昨晚办事儿前,还得去林东正家借热水,徐元就有些后悔,后悔自己之前想得不够周到,这不,为着家里能尽快有热水用,贵上一两块钱这样的小事儿,他已经不想再去计较了。
“煤炉子票?嗨,我还以为是有多大的事儿把你难住了呢,这玩意儿,煤厂那边的人几乎是当过年福利来发的,我跟煤厂打交道的次数多,隔上一阵子,也能收到一张。
等我抽完这根儿烟,回办公室我给你取,在我桌子抽屉里,估摸着已经攒下三五张了。”
“成,那就谢谢洪刚哥了,另外,我还想问问,哥你这里有没有门路,能多弄些蜂窝煤来?
你也知道,我们家现在多了一口人,每个月的蜂窝煤供应却是不变的,偏偏那点儿煤,还得分着食品厂和钢厂两处烧。
我跟我媳妇儿是年轻人,倒还好说,但我奶是整天都在家里的,老人家上了年纪,我是真怕她为了省一两块蜂窝煤、回头再把自己冻出病来。”
蜂窝煤是按照家里人口的多少、凭票供应的,1-3人是一个标准,4-6人是一个标准,7人以上一个标准。
也就是说,曾书瑶的户口虽然迁到了徐家来,但是,蜂窝煤的供应量跟以前相比,并没有差别,偏偏自今年起,那点儿煤还得分两处用,如此一来,也难怪徐元早早地就开始为取暖的事儿做打算了呢。
洪刚也不是第一年跟煤厂的人打交道了,心里门儿清,虽然说,大家伙儿都是上煤建公司买的蜂窝煤,但是,煤厂作为蜂窝煤的生产单位,自个儿肯定是有库存的。
只是,卖成型的蜂窝煤,风险无疑是大了很多,所以,前两年,洪刚也就是跟人联系着、倒腾了些煤渣出来,掺和着蜂窝煤一起用,加上价格低,倒是也有一些人愿意买。
不过,徐元问的是蜂窝煤,洪刚心里也就有数儿了,他可是知道徐元家的条件,拿煤渣儿去糊弄徐元,怕是行不通。
“兄弟,我也不瞒你,煤厂生产的蜂窝煤大半都运到煤建公司去了,只有在生产计划之外的,才被他们截留了下来,当做是职工福利发下去。